0%

想早起,那得早睡。但具体几点睡比较好,那还真是有科学依据的。

你是否总在早上被闹钟惊醒后,感觉浑身乏力、脑袋昏沉?又或者明明睡了七八个小时,白天却还是打不起精神?其实,这很可能不是你睡得不够,而是睡眠节奏出了问题。

其实睡眠是有周期的,在完整的睡眠周期结束后起床,精神是最饱满的。

但很多人对睡眠的理解还停留在 “睡够时间就行”,但事实上,睡眠是一场有规律的循环之旅。我们的睡眠由浅睡眠、深睡眠和 REM 睡眠(快速眼动睡眠)三个阶段组成,每个完整的循环大约持续 90-120 分钟。如果在循环中途醒来,哪怕总睡眠时间足够,也会觉得疲惫。

比如,成年人需要 7-9 小时睡眠,但有人睡了 8 小时却因为在深睡眠阶段被叫醒,反而比睡 6 小时但完整经历 4 个循环的人更累。

所以我们需要一款睡眠计算器来计算合适的睡觉时间,让睡眠高效又舒适。

睡眠计算器的核心作用,就是帮你避开 “打断循环” 的坑 —— 只要输入你的年龄和起床时间(或睡觉时间),它就能算出最适合的作息,确保你在睡眠周期的 “浅睡阶段” 醒来,起床后神清气爽。

阅读全文 »

是的。我又上线了一款图片压缩工具。

为什么我们需要一款图片压缩工具呢?

我是在开发Web应用的时候发现这个需求的。开发Web应用时,通常会在网页上放一些图片,但是自己找的图片可能比较大。这样的图片放到Web应用上就会加载很慢。大概率会出现,网页刷出来了。但是图片还在缓慢加载。这也太影响体验了。

想快速加载图片就需要把图片压缩一下,这样加载就快了。

然后,我就发现了Squish。这是一款由 Google Chrome 工程负责人 Addy Osmani 开发的现代化、基于浏览器的开源免费图像压缩工具。

开源仓库地址:
https://github.com/addyosmani/squish

原版的在线访问地址:
https://squish.addy.ie/

我自己也重新部署了一遍,增加了中英文切换和一些帮助信息。你可以在下面的网址访问到:
https://squish.shoufei.xyz/

效果图

阅读全文 »

江湖人称“赛博菩萨”的Cloudflare提供了诸多网站建设的免费服务。这次我们来看一下Cloudflare提供的对象存储服务,并利用其提供的免费计划搭建一个免费的图床。

Cloudflare R2对象存储介绍

Cloudflare R2对象存储是Cloudflare推出的一种对象存储服务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
服务特点

  • 零出口费用:R2最大的特色是出口流量免费,即用户从R2存储桶下载数据时,不会产生额外的流量费用。
  • S3兼容API:与Amazon S3兼容的API,使得许多适配S3的工具和应用程序可以无缝对接R2,方便用户迁移和使用。
  • 全球加速:利用Cloudflare的全球网络,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加速访问,虽不及国内CDN,但实测白天可达50MB/s。
  • 高可用性和一致性:R2提供对数据的强一致性访问,一旦某个PUT操作得到R2确认,未来的GET操作将总是反映该新键/值对。

功能特性

  • 两个API:R2有两个API,一个是只能从Workers内访问的In-Worker API,另一个是兼容S3的API,将存储桶暴露在形如bucket.account.r2storage.com的URL上。
  • 存储桶操作:用户可以创建、读取、更新、删除存储桶中的对象,支持最大约5TB的对象,每个部分的数据大小限制为5GB。
  • 数据分布:R2的存储桶是自动全球分布式的,会将每个对象放置到最接近请求来源的存储地区,目前主要在北美存储数据。

定价与免费额度

  • 存储:10GB/月免费,超出部分每增加1GB收费$0.015。
  • A类操作:包括上传、列出等,100万次/月免费,超出后每增加100万次收费$4.50。
  • B类操作:包括下载、读取等,1000万次/月免费,超出后每增加1000万次收费$0.36。
  • 出口流量:完全免费。

使用场景

  • 图床服务:由于其免费额度大、出口流量免费以及兼容S3 API的特点,R2非常适合用作个人或小型网站的图床。
  • 静态资源存储:可用于存储网站的静态资源,如图片、CSS、JavaScript文件等,并通过Cloudflare的CDN加速分发。
  • 数据备份与存档:可以作为数据备份和存档的存储解决方案,利用其高可用性和全球分布的特性,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访问性。

使用方法

  • 创建存储桶:登录Cloudflare账号,添加支付信息后,在R2对象存储中创建存储桶,选择存储桶名称、位置和默认存储类。
  • 配置API:创建API令牌,用于访问和操作R2存储桶。
  • 上传和管理文件:可以通过Cloudflare R2的后台界面直接上传文件,也可以使用支持S3 API的工具(如PicList)进行文件的上传、查询、备份等操作。
    阅读全文 »

昨天苏州天气灰蒙蒙的,但却是一个对我来说有点特别的日子。

进入破局这个圈子也蛮久了。也看了圈友发布的很多文章。但终归没有线下见过。昨天终于线下见到了。

陈天老师,熊猫Jay是我在线上比较熟悉的圈友。因为多次阅读了他们的文章。但线下一直没有见过。而本次苏州聚会也正是他们来做分享。能面对面交流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。而且陈天老师更是从无锡特意赶过来的。

线上聊百遍,不如线下见一面。果然是有道理的。线下沟通给我的一个感受是,大家交流更朴实,没有官话,套话。在线上会顾及到公众宣传,有些话和内容是不方便公开的。但线下是一个小众的交流圈,更私密,大家更愿意敞开来讲,内容也更真实。

下面我回顾一下,陈天老师和熊猫Jay分享的内容。主要描述一下,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点。

阅读全文 »

这段时间一直在尝试vibe coding。大模型的能力与日俱增,极大的扩展了个人的能力边界。

我完全不会前端代码。但为了能上线自己的Web应用,也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知识。但距离能自己开发Web应用,还有十万八千里。

现在通过vibe coding,上线自己的Web应用这事我办成了。

下面我来介绍一下,近段时间捣鼓的一个在线全自动抠图工具。

我将其部署在了Cloudflare Pages上,因为有免费额度,大家随便用。

阅读全文 »

知乎直答专业搜索已经推出了几天了。工作上刚好需要专题研究一个课题。这次正好把知乎直答给用起来。

screenshot-20241103-223510.png

知乎直答专业搜索目前只能从网页访问。手机端目前还没有开放。

下面我来说说我使用知乎直答的体验,有好的部分也有我感觉可以提升的部分。

专业的搜索数据源

关于搜索的数据来源,知乎直答支持维普论文库、公开英文论文和知乎精选等内容。同时也支持用户上传自己的文档。

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回答,数据源是起决定性作用的。这一点上知乎是非常有优势的。知乎问答社区聚集了非常多的高知创作者,其本身就具有非常优质的内容。同时引进了维普论文库和公开英文论文,则更进一步提升了数据源的广度和专业性。

阅读全文 »

最近用Kimi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对话框多了一个探索版的开关。

自从7月份Kimi上线了浏览器插件,整了一个AI PPT,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月了。

这次Kimi又整了新活。Kimi探索版来了。此处应该有掌声。

网传Kimi开发团队国庆加班7天,看样子就是为了上线这个功能。

官方也放出了豪言:测试显示,对比国内外所有的主流 AI 助手和搜索类产品,包括付费和专业版本,Kimi 探索版的回答准确性和完整性具备全面优势,综合性能超过同类产品至少 30%。

现在让我们来看看Kimi这个新功能。我也好奇Kimi是怎么玩AI搜索的。

Kimi探索版在原来纯粹搜索网页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。现在Kimi探索版已经不会像以前一样直接开搜,而是先规划搜索的步骤,把要搜索的问题拆分成一个个子问题,然后分步执行搜索。

我向Kimi探索版问了 “苹果iPhone在中国近十年的销售情况如何,统计好数据用图表呈现出来并且预测未来3年的销售情况”。

可以看到,Kimi探索版并不是纯粹提取关键词来搜索,而是真的理解了我提出的问题,并且拆解成了两个合理的子任务,分步进行。

阅读全文 »

Anthropic前段时间开源了“模型上下文协议”(MCP)。这是一个可以让大模型直接连接数据源的通用协议。大模型有博士水平,但如果没有数据也白瞎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
这个MCP协议就是为了解决数据的问题。现在各个应用平台,本地电脑都分散着非常多的数据。它们就像一座座孤岛一样,大模型并不能随时访问到它们。现在MCP来了。它想解决这个问题,让大模型按需访问这些数据,以便更针对性的处理用户的需求。

阅读全文 »

大模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各家大模型厂商也纷纷调低了大模型API的价格。这对于想尝试利用大模型的AI能力来构建AI应用的开发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利好的消息。

甚至各家厂商还放出了一些轻量的大模型可以免费调用。

经过测试对比,我给大家推荐两个免费可用的大模型API。

智谱AI

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智谱AI(简称”智谱AI”)是一家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型科技智谱AI。作为中国大模型领域的领军企业,智谱AI在认知智能大模型研发

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。智谱AI成功研发了中英双语千亿级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GLM-130B,并基于此推出了广受欢迎的对话模型ChatGLM系列。其中,开源单卡版模

型ChatGLM-6B的全球下载量已超过800万次,充分展现了其技术实力和影响力。

智谱AI不仅在语言模型方面表现卓越,还在多个AI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智谱AI开发的代码生成模型CodeGeeX每天协助程序员编写1000万行代码,大大提高了开

发效率。此外,智谱AI还推出了多模态理解模型CogVLM和文生图模型CogView,进一步扩展了AI的应用范围。

阅读全文 »